導讀:目前有不少企業即便上了ERP系統,但是仍然依賴傳統的報表系統。企業管理者并不關心ERP信息系統是如何做的?只關心ERP系統應該為我出報表。因此在ERP系統上同時上演了兩套信息系統版本。接下來用兩張圖說明一下:ERP與傳統作業管理的信息結構之別。
也許有的企業以為:ERP僅僅是報表系統,為此還設置了專門的單據輸入崗位。但是ERP系統不只是一個報表系統,它不僅可以給出企業需要的報表,更重要的它是一個可以共享信息的系統。利用“信息軌跡”可以管控任一次作業(交易行為);任一個定單(執行計劃);直至生產計劃的調整。這就要用到ERP系統,計算機強大的運算能力。請問你的用了嗎?
1.傳統的作業場景與信息結構
對應傳統的作業場景,可將信息結構可分為四層:生產計劃信息,作業計劃信息、定單信息和憑證信息。它們分別對應計劃管理、物流管理和作業管理。參考圖3的信息結構和信息頻率。
圖3 傳統的作業場景與信息結構
計劃管理。傳統的人工編制月生產計劃可謂是一個大“工程”,要調動所有的倉庫、生產車間的人力,物力做盤點、收集憑證,統計報表配合完成。具體的操作情況:
1)為了掌握銷售計劃的執行情況,需要來自銷售部門的報表。
2)為了準備基礎數據。物料主文件、產品資料、......;需要來自檔案管理系統和產品設計部門的資料。
3)為了準備基本資料:如銷售計劃的執行情況,倉庫收發存報表,車間的生產報表.....;需要來自部門、倉庫和生產車間的資料。
4)最后進行計劃計算處理。人工計算mps/mrp。計算出月采購作業計劃,月車間作業計劃。
由于編制生產計劃的工作量非常大,所以規定每月做一次。
物流管理。在傳統的管理中,物流管理一般分配給倉儲部門,或者物控部門。原因是他們掌握最新的物流信息。然而真正“推動”物流的卻是采購部門、生產車間和銷售部門。但是因為物流信息無法動態共享,后者看不見物流的實際狀態,所以他們只能執行定單。定單是每天都在執行的,但是它的執行情況每月才報表一次。
作業管理。傳統的作業是按定單指令的,并且規定按憑證操作。企業每天的入/出庫操作很多,當然憑證也很多。所以這里是企業信息量最大的地方。但是每月才報表一次。
2.ERP的作業場景與信息結構
參考ERP的作業管理場景,對應的信息結構也分為四層:生產計劃、mps/mrp、采購作業和車間作業、定單信息。對照圖3計劃管理增加了信息處理的工作量,但是mps/mrp、采購作業計劃和車間作業計劃是由ERP系統完成的。
因此圖4,就ERP平臺操作而言,信息結構只有生產計劃和定單二層。
圖4 ERP的作業場景與信息結構
計劃管理。生產計劃采用mps/mrp算法,計劃處理需要的基礎數據:物料主文件、產品結構;基本資料:定單信息、電子憑證信息、庫存信息都在系統里,直接可以參與系統計算。計算的結果:“采購作業計劃和車間作業計劃”,通過分析后,下達給部門和車間。
定單管理。將傳統的物流管理調整為定單管理,即采用定單的生命周期管理,按狀態:未審核、執行和關閉觀察定單的執行情況。當定單執行時,通過查詢定單,可管控到任一次作業的操作情況,給企業帶來“作業場景”的新視覺;當定單關閉時,可以避免誤操作。
作業管理。在定單作業時,系統便自動地采集、保存了電子憑證,故這里可以不用紙質憑證了。
3.ERP系統的轉型應用
通過上述對比,我們是否可以考慮ERP系統的轉型應用了。
1)傳統的人工編制月生產計劃,或Excel生產計劃轉移到ERP系統里去,可以大大減少計劃部門乃至部門的工作量。
2)生產計劃運用ERP計算機的運算能力,每日都可以獲得物料的mps/mrp信息。給管理者提供及時的資源調配和前瞻性的機會。
3)mps/mrp運算的應用是多方面的,如日mps/mrp的計算與定單及憑證信息的同步利用?有生產定單物料短缺的信息提醒?有生產線缺料的報警?.......?信息幫助與服務成為工作常態。
4)計劃轉換以后,可否取消紙質憑證?庫存月收發存可否取消?部門月報表還需要嗎?這些都可以減少人工的信息處理工作量。
最后,對比圖3和圖4的信息結構想要說的四點:一是利用ERP系統實現企業管理規范;二是將傳統的物流管理轉換定單管理,提高原始數據的采集能力;三是利用原始數據實現生產計劃處理平臺的轉移;四是利用ERP強大的運算能力,做到mps/mrp管理與控制。
免責聲明:本文系授權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內容為原作者觀點,并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小叮當管理ERP在行業內頂尖,實現各種數字化流程管理,獲得數萬家企業的認可。
裝飾行業管理與營銷服務方案提供商
裝飾行業管理與營銷服務方案提供商
注冊體驗賬號,享受體驗賬號和試用培訓。
小叮當致力于以 “快速增效” 的方式,讓每一位裝企用戶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