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此刻,在我們頭頂大約400公里左右的太空中,中國空間站,神舟十五號乘組和神舟十六號乘組六名航天員正在一起工作和生活。其中神十六號乘組景海鵬、朱楊柱和桂海潮是昨天從發射塔架搭乘神舟十六號飛船,在長二F遙十六運載火箭的托舉之下前往中國空間站的。在中國空間站進入應用與發展階段以來,我們似乎已經習慣了每過半年左右就有航天員出發順利去往中國的太空之家,正是在一棒棒交接中,我們不斷拓展中國探索宇宙的能力和信心。
5月30日上午,在一棒又一棒測控通信“正?!钡暮籼柭曋校裰凼栵w船搭乘長二F遙十六火箭一飛沖天,神十六乘組三名航天員盡情享受這趟脫離地球引力的旅程。10分鐘后,飛船與火箭順利分離,成功進入預定軌道。此時,距離地面36000公里的天鏈中繼衛星也開始了對神舟十六號飛船的測控接力。
一棒棒測控接力就像一根不會斷的線,牢牢牽住空間站和神舟飛船,讓地面實時了解航天員和航天器的情況。在與空間站對接之前,神十六乘組繞地球飛行6個多小時,三名航天員中,只有指令長景海鵬經歷過這樣的航天飛行。從2008年隨神舟七號第一次出征太空、到2012年神舟九號任務,再到2016年神舟十一號任務,景海鵬親歷了中國載人航天第一次出艙、第一次手動交會對接和第一次實現中期在軌駐留。這一次,他又刷新了中國航天員飛天次數新紀錄。
神舟十六號任務接過的是空間站進入應用與發展階段后的第一棒,與以往不同,這一次三名航天員的職責進行了明確分工。指令長景海鵬是乘組的駕駛員,首次飛天的朱楊柱和桂海潮分別是航天飛行工程師和載荷專家。當第三批航天員與老大哥一同接過任務的接力棒,中國空間站的發展也進入了新的階段。
航天員 朱楊柱:我作為航天飛行工程師,主要對空間站整個飛行器平臺系統的日常維護、保養,同時也要照顧好很多試驗、實驗和一些艙內外的載荷、科學機柜。
航天員 桂海潮:載荷專家這個角色主要負責空間站有效載荷的操作、管理、維修、維護,各項科學實驗、試驗的開展,之后是實驗數據、實驗結果的收集、整理、分析。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 周建平:兩名新航天員的背景和過去第一批、第二批航天員不一樣,他們是工程師和科學家背景。因為我們需要航天員更多參與空間站的管理,更多參與科學的實驗。所以這也是我們進入應用與發展階段的一個很重要的標志,就是我們的航天員也出現了多種類別。
神十五與神十六的順利交接,還有重要的一關要過——交會對接??臻g站階段以來,我國航天器雖然已經順利完成了十多次交會對接任務,但每一次新的任務,都是一次充滿風險的太空“萬里穿針”。
完成6次變軌,神舟十六號與空間站已進入同一軌道飛行。航天器飛到祖國上空,自西往東,從喀什測控站開始地面測控再次接力與航天器握手。在交會對接這樣的重要動作時,暢通的天地聯絡對任務的成敗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西安衛星測控中心高級工程師 肖勇:它們交會的時候,這兩個航天器之間的距離要隨時保持高度監視狀態,類似接力棒一樣,我們會根據軌道飛行的可見關系,排布出來設備接力跟蹤保障任務模式。
神十六任務是空間站完成T字構型后,8噸重的神舟飛船第一次從下方不斷向上靠攏與近百噸的空間站組合體進行徑向交會對接。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神舟飛船總體副主任設計師 楊海峰:飛船逐步逼近空間站組合體的時候,發動機會噴出一些羽流,噴出發動機的燃燒物。比如打在帆板上,我們也做了一些設置,包括帆板的一些狀態設置,保證它受到羽流力的影響最小。
小叮當管理ERP在行業內頂尖,實現各種數字化流程管理,獲得數萬家企業的認可。
裝飾行業管理與營銷服務方案提供商
裝飾行業管理與營銷服務方案提供商
注冊體驗賬號,享受體驗賬號和試用培訓。
小叮當致力于以 “快速增效” 的方式,讓每一位裝企用戶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