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晚間,恒大地產集團發布一則公告,公告內容顯示,涉及重大訴訟方面,截至2023年4月末,恒大地產標的金額3000萬元以上未決訴訟案件數量共計1426件,標的金額總額累計約人民幣3495.53億元。
另外截至2023年4月末,恒大地產涉及未能清償的到期債務(不含境內外債券)累計約2724.79億元;此外截至2023年4月末,恒大地產逾期商票累計約人民幣2459.87億元。
對恒大地產的這種遭遇,有點意外,但卻在意料當中。回想2014年到2020年這5年時間,當時恒大是何等的風光。
從2014年到2020年,恒大的銷售收入分別為人民幣1113.98億,1331.30億,2114.44億,3110.22億,4661.96億,4775.61億,5072.48億。
對應的從2014年到2020年恒大的凈利潤分別為180.16億,173.4億,176.17億,370.49億,665.47億,335.42億,314億。
在恒大快速發展的這幾年,許家印的個人財富也不斷上升,2017年許家印更是以2,900億元左右的身價位居福布斯中國富豪榜榜首。
不過與恒大和許家印高歌猛進不同,從2013年到2018年這段時間,李嘉誠卻做出了截然相反的決策。
從2013年到2017年這段時間,李嘉誠一直在兜售內地以及香港的一些物業,具體售賣清單如下:
2013年7月,以58.49億港元出售香港天水圍嘉湖銀座商場;
2013年8月,以32.68億港元出售廣州西城都會廣場;
2013年10月,以89.5億港元出售東方匯金中心;
2014年1月以38.4億港元出售南京國際金融中心大廈;
2014年3月,以440億港元向淡馬錫出售零售旗艦屈臣氏24.95%的股權;
2014年4月,李澤楷旗下盈大地產以72.01億港元出售北京盈科中心;
2015年6月,電能實業以76.8億港元減持港燈20%股權;
2016年10月長實地產以230億港元出售陸家嘴世紀匯廣場50%股權;
2017年7月,和記電信以144.97億港元出售和記電信固網業務中的全部權益;
2017年11月,長實集團以402億港元出售香港中環中心75%的權益。
通過不斷賣樓,從2013年到2017年,李嘉誠累計套現至少達到1,700億人民幣以上。
而套現的這些資金李嘉誠大部分都投入到歐洲的一些收購業務當中,而且收購的業務主要以一些基礎設施,比如自來水,天然氣,電信,鐵路,石油等為主。
當時看到李嘉誠這種舉措,很多人都表示不理解,甚至很多人都說李嘉誠這是放著錢不賺。
但是現在回頭過來看,大家才發現李嘉誠是何等的明智,他好像有一種未卜先知的能力,在2013年到2017年國內房地產發展如火如荼的背景之下,他竟然能夠放棄巨額的利潤選擇套現,這確實需要很大的魄力,也需要很大的定力和前瞻性。
事實證明李嘉誠的做法是對的,雖然他錯過了好幾年房地產黃金發展周期,但卻避免了長和集團陷入到房地產泥潭當中。
小叮當管理ERP在行業內頂尖,實現各種數字化流程管理,獲得數萬家企業的認可。
裝飾行業管理與營銷服務方案提供商
裝飾行業管理與營銷服務方案提供商
注冊體驗賬號,享受體驗賬號和試用培訓。
小叮當致力于以 “快速增效” 的方式,讓每一位裝企用戶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