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我發現我談的項目幾乎一半都是和“數據治理”相關的課題,不少企業希望能夠找到一顆銀子彈,來提升其現有信息系統產生的數據的質量。
目前市面上正在產生越來越多的各種“數據治理”技術解決方案,其功能大致包括:- 數據質量管理(數據倉庫中的數據可用情況,以及質量問題解決追蹤)
等等。然而,我深刻地感到:這些數據治理方案雖然是支持企業數據倉庫(或者時髦的說法:“數據平臺”、“數據中臺”)良好運行所必須的技術工具,應用得好也有一定的業務價值(下圖是示例,果總團隊提供這類系統的實施規劃咨詢),但是僅僅作為工具,不能從本質上解決企業在數據應用上存在的諸多問題。打個比方,你是羽毛球玩家,拿個林丹同款的羽毛球拍,根本不能提升你打羽毛球的水平;你的打球水平主要取決于你的身體先天素質,以及你的體能、反應靈敏度等的后天訓練。同時,如果你的身體資質夠好,即便不用林丹同款球拍,也能痛菜絕大多數菜鳥級球手。按我在企業IT應用行業的從業經驗,早些年很少聽說“數據治理”這個詞,也就是前幾年開始,才在一些超大企業里聽到他們在上“數據治理”方案。為啥最近幾年這個話題突然火起來了,連一些中小型企業都開始講“數據治理”了?我認為根本原因是很多企業內部的IT系統越建越多,每個部門、每個業務條線都要建個自己的系統,自己按自己想要的方式去建(美其名曰“滿足需求”),建好給自己用,也不管其他部門的系統、流程和數據是怎樣的,就搞成這個樣子了!例如,我觀察到某些金融機構,不同的客群、不同產品線、不同組織層級都在各自搞各自的CRM系統,都從自己部門展業的角度來設計系統建設方案,要求IT部去滿足他們的要求。這樣的搞法,這種企業里的客戶、產品數據焉能不亂?數據的源頭是業務,數據從業務操作中產生,支持跨部門的業務協作,反映了端到端業務的結果。數據有質量問題來動手“治理”數據,就像娃已經長歪了,你拼命給他化妝。是業務過程中發生的問題,就應該去糾正業務;等到歪果已經長出來,不去追根溯源,反而后期搞各種所謂數據“治理”,給不了解業務細節的企業高管造成一切盡在掌握的假象…… 有果必有因,現在企業IT服務市場產生這類熱潮現象的根因是什么呢?說嚴重點,就是哄企業老板高興,搞面子工程。很多做ERP實施或者做企業業務系統出身的顧問都對現在“數據治理”這個話題熱門很困惑,甚至嗤之以鼻,數據質量問題在他們來看,都是業務系統實施本身的問題。過去實施ERP有個口號,叫做“數據不落地”,就是報表要從業務系統里直接出,不能用手改;現在這些各種“數據治理”的套路,對數據進行手工粉飾,真是越搞信息化越倒退到幾十年前的操作水平了。從根本上解決企業數據問題要從源頭抓起,不能在要用數據時才來抓,需要從企業跨部門的流程管理入手,避免按部門、按產品去條塊分割建系統的弊病,要從“企業架構”角度去規劃業務流程的端到端的整合。而前述市面上的“數據治理”、“數據質量”方案,本質上都是從傳統的數據ETL工具(介于數據倉庫和數據源之間的數據轉化工具)變化而來的,都是治標不治本的做法:目前數據治理熱還有一個原因是從互聯網公司里傳出來的“數據中臺”對企業IT圈的影響,這類公司由于有資本支持,在市場上制造了很大的噪音。本文所說的數據主要是指企業內部數據,目標是出管理報表或者支持管理決策的;互聯網公司的“數據中臺”主要是面向營銷、用戶體驗等目的,清洗并應用互聯網上產生的數據,和企業內部管理數據的處理邏輯有較大差別,我在《古文和標簽 | 求仁得仁上中臺》里寫過。總之,目前市場上的“數據治理熱”的根子還是企業核心業務系統建設混亂或實施不到位的問題。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免責聲明:本文系網絡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但因轉載眾多,無法確認真正原始作者,故僅標明轉載來源。本文所用視頻、圖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第一時間告知,我們將根據您提供的證明材料確認版權并按國家標準支付稿酬或立即刪除內容!本文內容為原作者觀點,并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